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王秀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学校认真贯彻教育局及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关于新学期工作意见的精神,坚持“科学引领、科教融合、科研求质”的原则,努力配合扛起“一冲刺三提升”责任担当及深入落实立德树人和科研强教战略,结合我校“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培养特长,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科研的“研究、引领、服务、助推”功能。同时,积极参加“活力科研”活动,继续践行“活力教育”主张,关注前沿,优化理念,创新方法,扎实过程,求真务实,努力提升学校教科研水平。
一、明确目标
以优化教育教学为出发点,以厚实专业化品质为侧重点,以“引领精准、研究扎实、指导专业、服务创新”为要求,扎根教育现场,努力实践科研与研训双融驱动;依托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及与科研基地结队等方式,开展协调科研,努力提升学校教育品质与特色。
4月23日,学校邀请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张忠艳名师团队来校进行菜单式送培。章智蒙老师率先带来示范课《鲁滨逊漂流记》,张忠艳老师进行了一次专题讲座。王秀小学全体语文老师和青共体青年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借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与深厚的专业素养,张老师围绕大单元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整合重组、多元化教学评价等核心内容,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讲座中,既有前沿的教学理论阐释,又有可操作性强的实践策略分享,让老师们深刻认识到大单元整体教学在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养中的重要价值,更为后续的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6月4日,学校邀请了江苏省特级教师李新来校进行菜单式送培。李老师的课堂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将百分数与购物折扣、体育比赛命中率等实际场景结合,使抽象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有效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运用多媒体展示大量含有百分数的图片、数据,直观呈现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认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李老师的专题讲座以 “核心素养导向的统计与概率教学” 为题,围绕教育教学改革、核心素养培养等热点话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老师则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分享了经验和心得,为教师们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案例和方法。讲座内容丰富,实用性强,赢得了教师们的阵阵掌声。
二、重点工作有效落实
1.深入课题研究
本学期,学校扎实开展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十四五”立项课题《政社协同视域下乡村劳动教育实施机制研究》的研究。教科室6月16日开展课题研究课教学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依托学校课题《政社协同视域下乡村劳动教育实施机制研究》,开展数学《数学统计概率》和劳动《垃圾分类》的跨学科课程整合。本次活动从理论学习与量表设计、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凸显学校的课题对于教学研究的重要性,教师在课题指引下,把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此次课题研究课紧紧围绕课题研究主题开展教学活动,研讨教师在研讨活动中对政社协同视域下乡村劳动教育教学的模式有了新的认识。通过此次科教融合课题研究课活动,全体老师们进一步提升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会了如何依托课题、聚焦主题,围绕主题设计课题研究课,科研水平得以提升。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课题进课堂”教科研训一体化模式的落实,提升全体教师的科教融合实践能力,3月26日开展科教融合专项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围绕科教融合活动中理论学习环节的组织和观察指标的议课展开,首先教科室孙老师带领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太仓市教育科研管理手册,从一次标准科教融合活动分为七个议程:理论学习、观察量表解读与课堂观察分工、研究课展示与课堂观察、研究课说课、课堂观察分组议课、课堂观察议课、研训员(专家)指导与总结展开,重点学习科教融合活动中理论学习的组织:从学什么:理论的筛选;怎么学:理论的内化;怎么用:理论的实操。培训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体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为科教融合的校本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教科研训一体化模式,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同时,青年教师徐珩媛、吴倩老师太仓市“十四五”一般规划课题成功开题,按照既定计划扎实开展课题研究。真正做到课题研究为课堂改革提供理论支撑、指导改革方向、指引发展出路,将各项工作做到实处。
2.强化理论学习
强化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具有应用价值和科研方法的理论学习。继续坚持《燃荻》这一区域性学习资源的高效利用。利用寒假中学校为全体教师下发的《给教师的人工智能教育》一书,组织了教师读书分享会,教师们通过活动,了解跨学科教学的最新理念和方法,促进了教育理念更新,学会了知识整合,增强了教学创新能力。
3.加快队伍建设
本学期,学校“秀起”青年教师发展共同体继续与合肥和儒教育培训机构合作,让更多的一线“草根”专家来校开展“教研写”、课题研讨课等活动。同时,扎实迈出“走出去”的步伐,组织更多的青年教师外出学习,以帮助他们迅速地成长。本学期,学校邀请了江苏省特级教师曹卫星名师团队;太仓市小学英语学科带头人,太仓市直塘小学黄瑛老师;为全体教师作专题讲座。同时,学校教导处也制定了详细的教研组集体备课、研讨等活动,通过集团加组内的传帮带形式,真正助推青年教师们的成长步伐。
4.优化成果推荐
进一步鼓励、倡导教师撰写学科论文、教育故事、教学案例等,充分利用好上级搭建的各级各类学术平台。挑选优质作品参加各级各类评比活动,保障广大教师的科研成果有各自精准的评优评先活动参与,以此来不断刺激教师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性认识,为学校教科研发展助力。学校积极向省级杂志推荐教师文章。本学期,学校教师文章省级发表1篇,参加省级比赛获奖1篇,苏州市级比赛获奖5篇,太仓市级获奖1篇。
总之,这学期的教科研工作稳定,有序的开展,离不开全校教师共同努力。期望在新学期,全体教师继续上下一心、共同努力,让学校教科研与教育教学工作更密切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亮出学校的品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