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的
1.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养。
2.以赛促教、以赛促研,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平台,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3.突出学科核心素养,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倡导创新教学方法。
二、参赛对象
全校 30 周岁以下(含)青年教师,涵盖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信息科技等学科。
名单:徐珩媛、蔡人杰、张伶俐、严晓宇、赵艳霖、庞舒艺、杨欣欣。
三、活动流程
1.研磨阶段(第9周)
形式:各教研组内说课、试讲、研磨,突出核心素养,体现学校教学主张。
要求:组长提交研磨照片、记录。
2.上课阶段(第9周-第10周)
形式:全校范围内公开课展示,评委现场打分。
内容:课堂教学(40 分钟)、由各分管领导出好当堂检测题(5分钟)。
3.研讨阶段(第10周-第11周)
形式:各教研组内上课教师反思,其他教师作出点评。
要求:组长提交研讨照片、记录。上课教师提交教学设计、课件、反思。
四、评分标准(总分 100 分)
维度 |
权重 |
评分要点 |
教学目标 |
10% |
目标明确、符合课标与学情,体现核心素养培养。 |
教学内容 |
15% |
知识准确,重点突出;联系生活实际,渗透德育与跨学科融合。 |
教学过程 |
30% |
环节清晰,逻辑性强;学生参与度高,师生互动有效;教学方法灵活创新。 |
教学效果 |
20% |
达成教学目标,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显著提升。 |
教师素养 |
15% |
语言规范,板书工整;信息技术运用恰当;课堂调控能力强。 |
教学创新 |
10% |
理念新颖,结合学科特点设计独特教学策略或资源 |
五、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
六、注意事项
1.参赛教师需提交完整的教学材料(教案、课件、学案等)。
2.评委组由校领导、骨干教师组成,确保公平公正。
3.活动全程录像,各位教师以作备用。
4.鼓励跨学科听课,赛后组织评课研讨活动。
七、活动安排
序号 |
教师 姓名 |
课 题 |
时间 |
地点 |
1 |
赵艳霖 |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
4.14第4节 |
四(1)教室 |
2 |
蔡人杰 |
unit5《A party》 |
4.14第5节 |
六(2)教室 |
3 |
徐珩媛 |
童漫作文 |
4.15第4节 |
四(1)教室 |
4 |
严晓宇 |
《认识圆》 |
4.16第4节 |
五(1)教室 |
5 |
杨欣欣 |
《银色的桦树林》 |
4.16第5节 |
音乐教室 |
6 |
庞舒艺 |
《小猫出题》 |
4.17第4节 |
机房 |
7 |
张伶俐 |
《拟人化的动漫形象》 |
4.18第2节 |
美术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