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课题组核心成员研讨活动

作者: 时间:2023-06-13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政社协同视域下乡村劳动教育实施机制研究》

课题类别

太仓市规划

立项编号

GZ-L202120

出席对象

课题组核心成员

地点

小会议室

时间

20236 12

研究主题

劳动教育与日常教学相融合

所要解决问题

1.明确劳动教育绝不仅仅是体力劳动,而是体力与脑力的相互结合;

2.了解日常的教学中,怎样实现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

 

研究方法

讨论法

 

 

 

 

 

 

分学科讨论:

1.语文学科  语文学科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这一特点绝不仅仅说明语文学科只重视书本知识,而劳动教育更注重实践运用的能力培养。两个学科相互融合,将语文学科中提取出的实践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一动一静相得益彰。作为老师,要多关注劳动教育的过程而非结果,将劳动的过程体验放在高处,亲身示范,认真验收,学生不遗余力去完成各项劳动任务。让劳动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能力、一种品质甚至一种艺术。

2.数学学科  劳动教育和小学数学的教学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劳动、与同学之间协同合作,最终成功解决各种数学问题,从而体会到通过不断尝试解决各种困难后的成就满满,感悟到付出与收获之间的关系。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劳动素养和数学素养共同提高。在数学教学中,很多时候需要创设情境,要善于创设真实的情景去解决问题。

3.英语学科  劳动教育与英语学科的融合策略是指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和实际劳动活动分组,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并促进英语学习。可以围绕英语课文内容开展例如绘画、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劳动的乐趣,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可以利用英语课本内容来设计相应的劳动作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劳动的乐趣,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发挥好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坚持学科课程目标与劳动教育目标的双重导向,将劳动教育目标蕴藏在学科课程目标中,实现学科和劳动“双赢”。

学科课程渗透劳动教育不是劳动要素与学科课程要素的简单叠加,要本着“彼此受益”“合理融入”“有用易用”的原则,真正实现“1+1>2”的育人功效。

物化成果

劳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遵循原则:让学科中劳动教育“因子”与学科章节目标紧扣。

劳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策略:学科目标渗透、课程内容渗透、教育角色渗透、教学过程渗透。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璜泾镇王秀小学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0288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