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 |
活动主题 |
所要解决的问题 |
活动形式与内容 |
研究方法 |
预期成果 |
2月 |
1.课题组新学期工作会议 2.梳理一至六年级学生劳动清单(下) |
制定新学期课题研究计划,确定一至六年级劳动清单 |
1.校长室、教科室、德育处、教导处协商制定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 2. 组织核心组成员探讨、梳理,确定各年级劳动清单 |
讨论法 |
1.学期研究计划表 2.劳动清单 |
3月 |
1.教师专题理论培训 2.课题研究中期汇报材料 |
全校师生了解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1.整理归纳课题研究形成的理性认识与阶段性成果; 2.分析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提出下一阶段的研究任务。 |
专题培训法、实践法 |
校本培训 |
4月 |
家校社协同基于传统节日文化实施劳动教育的机制研究 ——以基于清明传统节日的小红帽服务劳动教育为例
|
1. 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劳动教育中的主题不明确问题 2. 传统节日蕴含的传统文化与劳动文化割裂的问题 3. 家校社基于传统节日文化实施劳动教育中的职责不清、做事不做研究等问题
|
家校社协同基于传统节日文化实施劳动教育的机制研究——以基于清明传统节日的小红帽服务劳动教育为例
|
讨论法 |
基于传统节日实施劳动教育的相关机制 |
5月 |
1.教师专题理论培训 2.《剪纸》课题研究课主题研讨 |
扎实推进、积累材料 |
1.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干干活”; 2.结合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审美的能力; 3.劳动实践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
课题研讨课研究、行动研究 |
劳动课《剪纸》课例;课堂观察量表 |
6月 |
劳动教育与日常教学相融合 |
劳动教育与日常教学相融合 |
1.明确劳动教育绝不仅仅是体力劳动,而是体力与脑力的相互结合;
2.了解日常的教学中,怎样实现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 |
讨论法 |
劳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遵循原则:让学科中劳动教育“因子”与学科章节目标紧扣。 劳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策略:学科目标渗透、课程内容渗透、教育角色渗透、教学过程渗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