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古诗教学与劳动教育结合方式研讨活动

作者: 时间:2025-05-22 点击数:

语文古诗教学与劳动教育结合方式研讨活动

活动基本信息

1. 时间2025.5.20

2. 地点小会议室

3. 参与人员:语文教师代表、劳动教育教师代表

研讨背景与目标

当前教育强调全面育人,语文古诗教学与劳动教育结合是创新途径。本次研讨旨在探索两者结合方式,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与劳动意识。

研讨过程

理论联系实践,挖掘古诗劳动元素

语文教师提出,许多古诗蕴含丰富劳动场景。如《悯农二首·其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生动描绘农民田间劳作艰辛。可先让学生理解诗意,再组织到学校劳动实践基地体验农耕。学生在除草、浇水过程中,能深刻体会古诗内涵,明白劳动价值。劳动教育教师表示认同,认为能让学生从抽象文字走进真实劳动,激发对劳动尊重。

开展主题活动,深化结合效果

大家讨论决定开展“古诗中的劳动”主题活动。包括举办古诗朗诵比赛,选取与劳动相关古诗,学生在朗诵中感受古人劳动精神;开展古诗配画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诗意创作劳动场景绘画,发挥想象力,加深对古诗理解;组织“我与古诗中的劳动”征文比赛,学生结合自身劳动体验,撰写感悟。通过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多方面感受古诗与劳动教育融合魅力。

课程融合教学,系统传授知识

探讨课程融合教学方式,语文教师负责讲解古诗文化背景、诗词含义、艺术特色等,劳动教育教师结合古诗涉及劳动场景,如渔猎、纺织等,开展实践教学。例如学习《归园田居·其三》,语文教师讲陶渊明归隐田园心境和诗歌表达情感,劳动教育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园小农场模拟种植,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意境,实现知识系统传授,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评价激励机制,巩固学习成果

建立科学评价激励机制,综合考量学生古诗学习和劳动实践表现。学习古诗时,考查背诵、理解、赏析能力;劳动实践中,评价劳动技能、态度、团队协作。设立“古诗劳动小能手”“最佳古诗劳动创意奖”等荣誉称号,对表现优秀学生表彰奖励。通过评价激励,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学习成果。

研讨总结

本次研讨围绕语文古诗教学与劳动教育结合方式展开,提出挖掘古诗劳动元素、开展主题活动、课程融合教学和建立评价激励机制等有效途径。后续将在教学中实践应用,不断完善方法,实现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璜泾镇王秀小学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0288 号